福建医药杂志

期刊简介

               福建医药杂志是福建省卫生厅主管,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主办,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所承办的综合性医药学术期刊,1979年创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宗旨为贯彻预防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立足本省,及时报道国内外医药卫生科研成果及防治疾病经验,反映其进展及水平,为省内外各级医药卫生技术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与报道、实验研究、预防医学、实验诊断与临床、诊疗技术、药物与临床、中西医结合、医院管理、综述、护理、基层医生园地等。特色为科学性强,信息量大,具有实用性及先进性。本刊1992年获福建省首届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6年获福建省第二届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7年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同年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2007,2008年连续获得福建省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7年上网以来,相继成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2001年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科技部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生物标志物检测可优化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选择

时间:2024-02-07 22:40:52

导语

 

近期,发表在J Natl Compr Canc Netw(IF:13.4)的研究显示,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中,基于生物标志物检测的一线治疗选择可改善患者预后,这一结果强化了现有指南中关于在该人群中治疗前进行全面基因组分析(Comprehensive Genomic Profiling, CGP)检测的建议。

 

研究背景及方法

 

在被诊断为晚期NSCLC的患者中,尽管指南推荐在开始免疫治疗前进行ALK和EGFR的生物标志物检测,但仍未得到充分利用。在该人群中放弃生物标志物检测可能意味着患者无法从精准肿瘤学治疗中获益,并最终接受次优治疗。

 

在当前研究中,研究人员根据生物标志物检测结果评估了接受最佳一线治疗的患者结果。研究人员分析了359名符合条件的美国患者的数据集,这些患者在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期间首次提出患晚期或转移性NSCLC,并在2014年6月至2022年3月期间通过CGP检测到ALK重排或EGFR突变。根据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cancer network,NCCN)指南,78%的患者(359名患者中的280名)接受了最佳治疗,22%的患者(329名患者)接受了次优治疗。这项研究比较了两组患者在急诊科、住院和门诊的实际治疗时间、停药时间以及医疗利用率。

 

研究结果

 

➢在最佳组中,53.6%的患者在开始一线治疗前进行了CGP检测,而在次优组中这一比例为20.3%(P<0.0001)。

➢在接受最佳一线治疗的患者中,接受下一次治疗的中位时间显著延长(11.2个月vs 4.4个月)。

➢最佳组患者的治疗中断中位时间也显著长于次优组(10.4个月vs1.9个月),并且所需急诊(0.76 vs 1.27)和门诊就诊次数更少(22.9 vs 42.7)。

➢在治疗开始后12个月内,次优组中性粒细胞减少、耳鸣和肺炎的发生率较高。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符合CGP检测结果的治疗与更好的健康结果相关,并为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和NCCN的建议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即NSCLC治疗决策应根据患者的生物标志物进行调整。

 

参考资料

1. Powell AC, Yay Donderici E, Zhang NJ,et al. Associations Among Optimal Lung Cancer Treatment, Clinical Outcomes, and Health Care Utilization in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omprehensive Genomic Profiling. J Natl Compr Canc Netw. 2024 Jan 8;22(1D):e237073.

2. Biomarker Testing Optimizes Therapy Choice in Advanced NSCLC - Medscape - January 1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