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医药杂志

期刊简介

               福建医药杂志是福建省卫生厅主管,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主办,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所承办的综合性医药学术期刊,1979年创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宗旨为贯彻预防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立足本省,及时报道国内外医药卫生科研成果及防治疾病经验,反映其进展及水平,为省内外各级医药卫生技术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与报道、实验研究、预防医学、实验诊断与临床、诊疗技术、药物与临床、中西医结合、医院管理、综述、护理、基层医生园地等。特色为科学性强,信息量大,具有实用性及先进性。本刊1992年获福建省首届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6年获福建省第二届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7年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同年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2007,2008年连续获得福建省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7年上网以来,相继成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2001年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科技部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医生职称评审中,不通过的原因有什么?

时间:2024-11-27 14:24:51

 在医生职称评审中,不通过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

1. 医疗业务水平不足


临床技能考核不达标:临床操作技能是医生的核心能力。例如,在外科医生职称评审中,如果手术操作不熟练、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过高,或者对一些基本的临床操作(如穿刺、插管等)掌握不熟练,就可能导致评审不通过。对于内科医生,病史采集不完整、体格检查不准确、诊断思路不清晰等也会影响评审结果。

医疗质量指标不理想:医疗质量相关指标是重要的衡量标准。如治愈率、好转率较低,死亡率、再入院率较高等情况,可能反映出医生的医疗水平存在问题。例如,某科室的医生所负责患者的 30 天内再入院率明显高于同科室其他医生,这可能是因为治疗方案不完善或者对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指导不到位,进而在职称评审中成为不利因素。

2. 科研能力欠缺


科研成果数量不足:在当前职称评审体系中,科研成果占有重要地位。如果医生在规定的评审周期内没有发表足够数量的学术论文,或者没有参与科研项目,可能导致不通过。例如,在一些地区,副主任医师评审要求至少有 2 - 3 篇核心期刊论文,若缺少这些成果,就不符合评审要求。

科研质量不高:即使有科研成果,但质量不过关也不行。比如论文内容创新性不足,只是简单重复前人的研究;研究方法存在缺陷,如样本量过小、实验设计不合理;或者论文发表在低质量、非正规的期刊上,这些情况都会使科研成果在评审中不被认可。

3. 教学能力不佳


教学任务未完成:对于有教学任务的医院,医生需要承担一定的教学工作,如指导实习医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如果没有完成规定的教学课时数,或者教学评价较差,会对职称评审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实习医生对带教医生的教学反馈中多次提到教学内容不系统、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这可能导致带教医生在职称评审的教学环节失分。

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效果也是评审的重要考量因素。如学生(包括实习生、规培生等)在经过医生的教学后,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没有明显提高,或者在考核中的成绩不理想,这反映出医生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从而影响职称评审结果。

4. 医德医风问题


患者投诉较多:患者满意度是衡量医生医德医风的重要指标。如果医生经常收到患者投诉,如服务态度差、沟通不畅、过度医疗等问题,会对职称评审极为不利。例如,患者多次投诉医生在诊疗过程中不耐烦、不解释病情,或者频繁安排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这会使评审专家对该医生的职业操守产生怀疑。

违反职业道德规范:严重违反医疗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如收受红包、回扣,泄露患者隐私等行为,是职称评审的严重禁忌。一旦发现有此类行为,职称评审基本不会通过,并且还可能面临更严重的处罚。

5. 继续教育学分不足


医学知识不断更新,医生需要参加继续教育来保持知识的与时俱进。如果医生在评审周期内没有获得足够的继续教育学分,说明其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和掌握不够,这也可能导致职称评审不通过。例如,当地卫生部门规定医师每年需要完成 25 学分的继续教育,其中 Ⅰ 类学分 10 分,Ⅱ 类学分 15 分,若医生未达到此标准,就不符合职称评审的基本条件。

6. 材料准备不规范


申报材料缺失或不符合要求:职称评审需要提交一系列材料,如个人简历、工作业绩证明、科研成果、教学记录等。如果材料缺失关键内容,如重要的获奖证书未提供、科研项目结题报告不完整,或者材料格式不符合要求,如论文排版混乱、字体字号不规范等,可能会影响评审专家对医生的综合评价,导致评审不通过。

材料虚假:提供虚假材料是职称评审中的严重问题。一旦发现医生在申报材料中造假,如伪造论文发表记录、虚构科研项目参与情况、篡改医疗数据等,不仅当年评审不通过,而且可能会被禁止在一定期限内再次申报职称,并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