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福建医药杂志是福建省卫生厅主管,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主办,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所承办的综合性医药学术期刊,1979年创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宗旨为贯彻预防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立足本省,及时报道国内外医药卫生科研成果及防治疾病经验,反映其进展及水平,为省内外各级医药卫生技术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与报道、实验研究、预防医学、实验诊断与临床、诊疗技术、药物与临床、中西医结合、医院管理、综述、护理、基层医生园地等。特色为科学性强,信息量大,具有实用性及先进性。本刊1992年获福建省首届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6年获福建省第二届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7年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同年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2007,2008年连续获得福建省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7年上网以来,相继成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2001年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科技部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福建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
出版部门: 《福建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2-260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5-1071/R
邮发代号: 34-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9
出版地区 福建
出版地区 福建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福建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福建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
- 国际刊号:1002-2600
- 国内刊号:35-107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绝经后女性骨密度及骨保护素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关系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骨密度及骨保护素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关系.方法测定218例绝经后女性血清骨保护素(OPG)及血脂的浓度,并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及腰椎骨矿密度(BMD)检查.根据颈动脉彩超及腰椎骨密度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单纯颈动脉斑块形成组(CAP组),单纯骨密度下降组(BMD组).结果3组血清OPG水平比较显示,CAP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
作者:陶燕华;侯建明 刊期: 2011- 02
-
急性胰腺炎评分系统的研究进展
急性胰腺炎(AP)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其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型(MAP)和重型(SAP).轻型病情平稳,病死率低;重型病情凶险,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甚至数小时可死亡,故及早评估AP病情对于判断预后、治疗等至关重要.目前用于AP的评估系统很多,常用的有APACHEⅡ(AcutePhysiologyandchronicHealthEvaluation)评分标准、Ranson评分标准等;但目前常用的评分标准......
作者:郭洁 刊期: 2011- 02
-
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信号通路
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至今依旧是困扰临床医生的一大难题.自1986年Murry等[1]首次发现缺血预处理的心肌保护现象,20多年来大量实验证实预处理具有强大的抗I/R损伤作用,被认为是内源性心肌保护的金标准.2003年,相对于预处理,Zhao等[2]首次提出了缺血后处理的概念,即在长时程缺血后再灌注前(或早期或灌注即刻)的时间窗内反复短暂再缺血处理,并证......
作者:赖忠盟 刊期: 2011- 02
-
剖宫产木后子宫疤痕妊娠的研究现状
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cesareanscarpregnancy,CSP)是指孕囊着床于子宫疤痕处,是剖宫产远期并发症之一,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1978年由Larson及Solo-mon[1]首次报道.常表现为停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或急腹症,有些甚至子宫破裂大出血引起休克,危及母亲生命.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该病的发生率增高.Jurkovic等[2]报道4年来在当地人群中发生率为1:180......
作者:邵秀芳 刊期: 2011- 02
-
脊髓型颈椎病脊髓MRIT2高信号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ticmyelopathy)是引起老年脊髓功能障碍的主要疾病之一,在老龄化日益加剧的社会,该问题显得更加突出.磁共振成像(MRI)的出现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敏感、特异的客观影像学指标.但自脊髓磁共振T2加权相(MRIT2)高信号报告以来,其与脊髓功能状态的关系、可否作为手术指标之一、对手术预后是否有意义、对应脊髓的病理改变是否可逆存在争议[1-2]......
作者:周公社 刊期: 2011- 02
动态资讯
- 1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一期钉板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10例
- 2 伊托必利分散片治疗消化不良50例疗效观察
- 3 5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体会
- 4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紧急内镜治疗与护理
- 5 2008-2015年福州地区血液质量问题反馈情况分析
- 6 临床护理人员对自动片剂摆药机的认知情况调查
- 7 听力测试在89例腺样体增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 8 体位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术临床结局的影响
- 9 十年颅脑外伤病因与临床分析
- 10 利多卡因配伍阿托品用于人工流产术120例临床观察
- 11 单纯鼻腔表面麻醉对电子喉镜检查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 12 替米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组织AGEs-RAGE表达的影响
- 13 室壁瘤的心电图表现及治疗
- 14 重度妊高征患者阴道分娩与剖宫产母婴结局的比较
- 15 宫颈环形电切术38例术后创面配合赛霉安治疗的临床分析
- 16 上前牙单冠修复两种桩设计与牙根折裂(附112例分析)
- 17 用O型RhD阴性洗涤浓缩红细胞替代输血1例
- 18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意义
- 19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3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 20 伽玛刀治疗后脑瘤卒中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