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福建医药杂志是福建省卫生厅主管,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主办,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所承办的综合性医药学术期刊,1979年创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宗旨为贯彻预防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立足本省,及时报道国内外医药卫生科研成果及防治疾病经验,反映其进展及水平,为省内外各级医药卫生技术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与报道、实验研究、预防医学、实验诊断与临床、诊疗技术、药物与临床、中西医结合、医院管理、综述、护理、基层医生园地等。特色为科学性强,信息量大,具有实用性及先进性。本刊1992年获福建省首届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6年获福建省第二届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7年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同年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2007,2008年连续获得福建省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7年上网以来,相继成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2001年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科技部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福建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
出版部门: 《福建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2-260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5-1071/R
邮发代号: 34-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9
出版地区 福建
出版地区 福建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福建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福建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
- 国际刊号:1002-2600
- 国内刊号:35-107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盐疗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盐疗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的疗效.方法确诊为稳定期的重度COPD患者85例,随机分为5组,每组17例,分别采用COPD缓解期常规治疗方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盐疗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盐疗1周期,盐疗2周期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分别观察肺功能、因COPD住院次数.结果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组和盐疗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组......
作者:林友飞;林旭;翁恒 刊期: 2012- 02
-
两性霉素B泡腾片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40例临床观察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2001年,美国国际妇产科感染疾病会议资料表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复发率为5%~20%,复发原因有多种.本病可用治疗药物较多,但多数疗效不稳定,易复发.笔者自2008年4月以来采用两性霉素B治疗该病4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迎 刊期: 2012- 02
-
帕罗西汀结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伴抑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结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优化治疗伴有抑郁障碍的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患者的疗效.方法将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17分的84例NER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1例给予常规消化科治疗;干预组63例在常规消化科治疗基础上加用不同的抗抑郁药物.将干预组平均分为3组,每组21例.干预组一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1片(0.5mg:10mg),每天1次,给药4周;......
作者:孙保华;庄捷;孙红 刊期: 2012- 02
-
应用m-FOLF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m-FOL-FOX(改良FOLF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分期IIIB~IV期)的近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0例患者给予改良FOLFOX方案治疗,L-OHP135mg/m2+5%葡萄糖500mL,静滴2~3h,d1;亚叶酸钙200mg/m2+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2h后,替加氟2.4g/m2,输液泵(5mL/h)持续静脉输注22h,d2~3.并辅以格拉司琼预防消化道反应、集落细......
作者:郑建萍;崔同建;刘振华;陈静波;李德育;张桂枫 刊期: 2012- 02
-
右美托咪啶用于甲状腺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对甲状腺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拟行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120例病人术毕清醒拔管后均行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intravenousanalgesia,PCIA).所有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PCIA用药为氟比洛芬酯150mg+舒芬太尼200μg+格拉司琼3mg+0.9%Nacl,共150mL;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
作者:黄飞彬;陈彦青 刊期: 2012- 02
-
SLIPA喉罩与气管内插管用于夹层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中血流动力学比较
目的比较应用SLIPA喉罩与气管导管两种气道管理方式对夹层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影响,评价SLIPA喉罩在该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与优越性.方法选取夹层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喉罩观察组和气管插管对照组,记录诱导后喉罩/气管插管前(T0),置入喉罩/气管导管即刻(T1),置入喉罩/气管导管后5min(T3),拔除喉罩/气管导管前(T4),拔除喉罩/气管导管后5min(T5)......
作者:方闻;齐娟 刊期: 2012- 02
-
完全性充填法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附22例报告)
目的探讨完全性充填法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并与传统方法的TACE进行比较.方法选择肝右叶肝癌患者22例,采用超选择插管技术,对肿瘤的供血动脉行完全性充填法化疗栓塞术,即于癌灶灌注化疗后,以超液态碘油-化疗药混悬液完全充填癌灶,至癌灶周围肝组织的门静脉小分支出现碘油沉积为止.结果本组病例短期内复查CT显示,瘤灶显著缩小(≥50%)且无新病灶出现18例(81.8......
作者:高长启;庄建良;汪荣灿;西洛次仁 刊期: 2012- 02
-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脑动脉瘤128例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经手术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证实的脑动脉瘤病例128例.所有病例均在64排螺旋CT下行平扫加增强扫描,并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128例脑动脉瘤中单发109例,多发19例;其中颈内动脉系116例,椎基底动脉12例.平扫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局部见等密度或稍高密度结节影;增强扫描显示脑动脉局限性膨大,边缘光滑,呈粟粒、囊袋状及梭形,多数病例直径......
作者:李传旺;邓开盛;徐日生 刊期: 2012- 02
-
电视胸腔镜手术诊治肺部结节102例分析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对肺部结节病灶的诊治价值.方法对102例有肺部结节病灶的患者,运用电视胸腔镜行结节所在肺组织的楔形切除,术中送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结果102例患者中良性病变83例,其中炎性假瘤36例,结核瘤26例,肺囊肿2例,错构瘤12例,肺曲菌病4例,肺隐球菌病3例;19例为肺癌,其中细支气管肺泡癌8例,鳞癌6例,腺癌3例,转移性肿瘤2例.83例良性病变均行VATS单纯肺楔形切除......
作者:陈智群;翁国星;王欢;肖荣冬;鲍家银;王韧 刊期: 2012- 02
-
胎儿彩超三血管气管切面对四腔心正常大动脉畸形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胎儿彩超三血管气管切面对四腔心切面表现正常的大动脉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3952例接受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孕妇资料,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按顺序法检查心脏,在四腔心平面基础上,平行向胎儿头侧移动即可显示三血管气管切面,然后叠加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大动脉血流分布及流向.追踪检查结果.结果13952例胎儿超声心动图共检出四腔心正常的大动脉畸形40例,其中26例引产后尸解证实,14例顺产......
作者:刘清求;余燕明;肖迎军;高小午;陈宏颖 刊期: 2012- 02
动态资讯
- 1 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42例疗效观察
- 2 58例高龄肺炎患者临床分析
- 3 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的临床研究
- 4 Six1蛋白对在结肠癌细胞株HT-29增殖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 5 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恢复期的心理表现及护理
- 6 无痛胃镜检查及护理配合体会
- 7 无管化与普通微创经皮肾镜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研究
- 8 门诊注射室对儿童心理护理体会
- 9 护理安全管理在留置导尿管护理中的应用
- 1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糖水平与预后关系临床观察
- 11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320株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 12 准分子激光手术行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治疗薄角膜近视47例手术配合
- 13 挫伤性前房积血48例临床分析
- 14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胆结石的关系探讨(附167例分析)
- 15 晕厥患者50例直立倾斜试验阳性高峰时段的确定与护理
- 16 血管瘤患儿102例局部注射聚桂醇治疗效果分析
- 17 足癣浸泡剂药效学的实验研究
- 18 精神科已婚女护士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 19 输尿管结石ESWL失败后钬激光碎石术42例分析
- 20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脑损伤预后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