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福建医药杂志是福建省卫生厅主管,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主办,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所承办的综合性医药学术期刊,1979年创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宗旨为贯彻预防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立足本省,及时报道国内外医药卫生科研成果及防治疾病经验,反映其进展及水平,为省内外各级医药卫生技术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与报道、实验研究、预防医学、实验诊断与临床、诊疗技术、药物与临床、中西医结合、医院管理、综述、护理、基层医生园地等。特色为科学性强,信息量大,具有实用性及先进性。本刊1992年获福建省首届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6年获福建省第二届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7年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同年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2007,2008年连续获得福建省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7年上网以来,相继成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2001年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科技部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福建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
出版部门: 《福建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2-260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5-1071/R
邮发代号: 34-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9
出版地区 福建
出版地区 福建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福建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福建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
- 国际刊号:1002-2600
- 国内刊号:35-107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检测尿钠对预测口服补液盐治疗儿童直立性低血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24h尿钠水平对口服补液盐治疗儿童直立性低血压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儿科确诊的直立性低血压患儿56例,以尿钠124mmol/24h为界值分为低钠组和高钠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健康教育和口服补液盐Ⅲ(5.125g,qd)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儿在疗程结束后即刻和结束后3个月的直立不耐受量表评分和血压变化值的差异,并以直立不耐受症状及随访的时间作Kaplan-Meier生存曲线,以log-r......
作者:陈捷;钟日荣;吴燊 刊期: 2017- 06
-
健侧截石位辅助小切口INTERTAN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35例
目的探讨健侧截石位辅助小切口INTERTAN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无牵引架手术台上采用小切口结合加长INTERTAN髓内钉治疗的粗隆下骨折35例患者,作术后第1、2、3、6、9、12个月的门诊随访及以后每年至少门诊复查或电话随访1次.随访时对患者作X线检查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前手术体位摆放时间(3.76±0.81)m......
作者:张劲松;林东泽;汪强;祝福贵;周仁强 刊期: 2017- 06
-
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口服液治疗伴中央-颞区棘波儿童良性癫痫分析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口服液对伴中央-颞区棘波儿童良性癫痫患者认知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8例伴中央-颞区棘波儿童良性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及单一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丙戊酸口服液治疗,联合组予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口服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认知功能[语言智商(VIQ)、操作智商(PIQ)、总智商(FIQ)]、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
作者:苏浓树 刊期: 2017- 06
-
手法复位治疗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病程的影响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病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至2016年诊断为BPPV患者224例的临床资料.发病48h内确诊182例分为手法复位一组(136例)、非手法复位组(46例).发病1~2周诊断为BPPV并予以复位治疗为手法复位二组(42例),观察患者的临床转归.比较各组临床疗效(治愈率).结果手法复位一组的临床疗效:治愈率0d35.3%;7d55.1%;1......
作者:林海谅 刊期: 2017- 06
-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两种切口缝合方式的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使用皮内缝合腹部切口(含放置皮下引流管)的优势.方法将既往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按不同切口缝合方式进行匹配,观察组行皮内缝合(部分放置皮下引流管),对照组使用丝线间断缝合切口.通过回顾性分析,统计对比两组切口缝合时间、切口愈合不良数、术后换药次数、出院后是否需要拆线、患者对切口外观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切口缝合时间无显著变化(P>0.05),而在切口愈合不良数、术后换......
作者:余辉;杨春康;卓长华;庄咏;官申 刊期: 2017- 06
-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对动脉弹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对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1-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n=33)、B组(n=33)和C组(n=34),A组每日口服缬沙坦分散片80mg,B组每日口服氨氯地平片5mg,C组每日口服缬沙坦分散片80mg联合氨氯地平片5mg,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血压变化、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一氧化氮(N......
作者:陈孝伟 刊期: 2017- 06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分析
目的评估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用于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选取86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将其分为3组:1)rhTPO单药组:予皮下注射rhTPO;2)激素对照组:予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3)rhTPO与激素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rhTPO.比较3组患者有效率、血小板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rhTPO单药组、联合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作者:唐晶晶 刊期: 2017- 06
-
髂腹股沟入路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结合后柱拉力螺钉技术治疗髋臼骨折20例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髂腹股沟入路下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结合后柱拉力螺钉技术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髋臼骨折患者20例,采用髂腹股沟入路下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结合后柱拉力螺钉技术治疗,记录所有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采用Merled'Aubigne和Postel评估手术优良率,采用髋部骨折功能恢复量表(FRS)和简明健康状况调......
作者:章国荣;朱祖巍;王小勇 刊期: 2017- 06
-
高能肠内营养乳剂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原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能肠内营养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6年2-8月收治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在常规治疗心衰同时,常规饮食组自由饮食,高能肠内营养组经口进食高能肠内营养乳剂瑞先.治疗前后检测营养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C-反应蛋白及心功能指标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变化.结果常规饮食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营养指标无......
作者:吴畏 刊期: 2017- 06
-
3种不同气管内插管方法对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比较经直视接喉镜(DLS)、插管型喉罩(ILMA)与光棒(LW)行气管内插管时高血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的变化.方法择期行腹部手术的高血压患者180例,年龄47~71岁,体质量49~69kg,ASA分级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n=60),直接喉镜组(D组)、插管型喉罩组(Ⅰ组)和光棒组(L组),比较3组间患者T4时刻:即患者置入......
作者:陈琳;潘雪燕;李冬慧;曾景阳 刊期: 2017- 06
动态资讯
- 1 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与保守治疗117例疗效分析
- 2 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502例配合体会
- 3 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
- 4 替勃龙加六味地黄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30例疗效观察
- 5 子宫肉瘤30例临床分析
- 6 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 7 血液标本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 8 偏侧咀嚼对正畸牙移动影响研究中动物模型的建立
- 9 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脑脊液细胞学分析(附55例分析)
- 10 医院下呼吸道病原流行和耐药现状调查
- 11 严重胸部创伤698例治疗体会
- 12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配合与护理
- 13 小剂量、联合、个体化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200例临床分析
- 14 腹腔镜鞘内全子宫切除18例围手术期护理
- 15 胃肠道间质瘤18例临床病理分析
- 16 Fas在尿毒症患者外周血T细胞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 17 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宫颈病原菌感染及HR-HPV感染情况分析
- 18 小于胎龄儿血清IGF-1、IGFBP-3检测的临床意义(附26例分析)
- 19 68例多发性硬化的诱发电位改变观察
- 20 18例宫颈锥切术后并发症分析与护理对策